發電機廢氣處理 |
發動機排氣噪聲 |
發電機風機噪聲 |
機房的隔聲吸聲 |
排煙系統消音 |
排送風系統消音 |
空調內部噪聲治理 |
風機氣流噪聲治理 |
空調末端噪聲治理 |
空調風管噪聲治理 |
空調機房噪聲治理 |
落水裝置噪聲治理 |
冷卻塔隔聲屏 |
冷卻塔消聲器 |
冷卻塔消聲窗 |
低頻振動噪音治理 |
電梯摩擦噪音治理 |
機房噪音的隔聲 |
電梯井的隔聲 |
水泵房隔音降噪 |
鋼鐵企業噪音治理 |
紡織廠噪音治理 |
工廠車間降噪處理 |
工業空壓機噪聲 |
機械設備噪聲治理 |
配電房噪聲治理 |
水泥廠噪音治理 |
民用建筑降噪工程 |
酒吧KTV噪聲治理 |
11月19日上午,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開幕,會議通報表彰了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,十堰市兩地榜上有名,其中鄖西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,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獲評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稱號。
近年來,鄖西縣堅持鐵腕治污不放松,全力打好“藍天、碧水、凈土”三大保衛戰,鄖西縣兩大地表水系的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為100%,出境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;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4.8%。嚴格落實河(湖)長制,全縣27條主要河流河長均由縣級領導擔任,常態化開展巡河,扎實推進禁捕退捕,實現禁漁區“四清四無”。大力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投資4.49億元,對金錢河、天河等流域實施水生態修復治理。嚴格落實“三線一單”,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267.7平方公里,占全縣國土面積的36%。近五年植樹造林23萬余畝,森林覆蓋率達67.12%。成功創建生態鄉鎮省級以上9個、市級以上18個,創建省級以上生態村35個、市級以上164個。大力發展綠色產業,夾河關水電站、孤山航電樞紐、118個光伏電站并網發電,即將建成百萬千瓦清潔能源大縣;正在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、綠色生態建材、清潔能源、綠電礦業零碳產業園、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五大百億級產業集群。
近年來,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著力做好改善生態環境養護綠水青山,推動產業生態化轉型提質金山銀山,加快生態產業化轉換鑄就金山銀山三篇文章,完成劍河流域綜合治理和武當山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工程,轄區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率達到100%。全面開展道路及施工揚塵治理、餐飲油煙治理、機動車、VOCS排查整治等工作,2021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.3%。大力開展生態創建,創成省級生態鄉鎮比例達100%,省級生態村比例達70%以上,市級生態村比例達100%。充分利用旅游及生態資源優勢,大力實施“健康中國”和“鄉村振興”戰略,培育和發展森林康養項目8個,創建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1家。著力念好“山”字經,通過“武當文化+生態”、“復合業態產業”、“筑巢引鳳,盤活資源”等“兩山”轉化經驗模式,發展特色民宿200家,村民戶均增收約3.12萬元;成功將八仙觀茶葉總場打造成“中國道茶文化之鄉”,直接帶動周邊2000多戶茶農增收致富。